電動自行車廢舊電池“身后事”難處理
來源:新華網 日期:2009-11-2 作者:全球電池網 點擊:
近些年,電動自行車以其輕便節能、沒有廢氣排放、不用上牌照等特點備受市民青睞,成為相當一部分市民首選的代步工具。但是市民在享受其帶來的方便的同時,也不免產生了擔憂:為電動車提供動力支持的蓄電池是易耗品,大部分的使用年限僅為一年左右,然而這些廢舊鉛酸電池的“身后事”卻成為盲區,對環境構成了威脅。
近日,記者走訪了鄂爾多斯大街的十多家電動車經銷店。在一家經銷店內,記者詢問:“超過三包期后的電池如果不能使用了該怎么處理?”老板說,如果顧客的電瓶還有可取的價值,可以來店里以舊換新,根據大小抵100元到150元。記者又問:“那經銷店回收了的舊電瓶都干什么用了?”老板告訴記者,有生產電池的廠家派人來收,具體收回廠以后做什么處理,他們也不清楚。另外還有一些商家告訴記者,一些低價收回來的廢舊電池不能再利用了,就直接當作廢品賣給蹬三輪的流動小販了,可這些小販們感興趣的并不是如何將廢舊電池變廢為寶,而是在大多數時候把電池卸開倒掉酸液,變賣其中的鉛。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無論是從事廢品回收生意的小販還是蓄電池生產廠家,回收廢舊電池所看中的就是里面的鉛可以重新冶煉利用。然而作為蓄電池重要組成部分的酸液廢棄后卻得不到重視,往往會被隨意倒掉。據資料顯示,隨意傾倒鉛酸廢液會給環境帶來嚴重污染,給土壤、水源帶來危害,造成生態環境的惡化,進而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所以酸液如何處理也是絕對不容忽視的。廢舊電池回收后剩余材料的處理是否恰當,操作的程序是否規范,這些都會間接或直接地影響到環保問題。不少市民表示,電動車廢舊電池回收不正規導致的危害太可怕了,關鍵是有關部門要盡快規范回收政策,減少電池亂扔亂放造成的環境污染,回收電池的再次生產應該得到相關部門的大力監管。
市環保局輻射科的工作人員郭玉歡告訴記者,電動車的廢舊電池如果處理不當,將會威脅到環境,所以市民不要隨意丟棄。雖然目前國家在電動自行車廢舊電池管理方面還是空白,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出臺,不過已經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納入了環保工作的議程。下一步將呼吁政府出臺有關的管理政策,扶持有回收資質的單位對廢舊電池進行回收處理,將能利用的材料變廢為寶,把不能利用的材料做恰當處理,以保證不對環境造成污染。
近日,記者走訪了鄂爾多斯大街的十多家電動車經銷店。在一家經銷店內,記者詢問:“超過三包期后的電池如果不能使用了該怎么處理?”老板說,如果顧客的電瓶還有可取的價值,可以來店里以舊換新,根據大小抵100元到150元。記者又問:“那經銷店回收了的舊電瓶都干什么用了?”老板告訴記者,有生產電池的廠家派人來收,具體收回廠以后做什么處理,他們也不清楚。另外還有一些商家告訴記者,一些低價收回來的廢舊電池不能再利用了,就直接當作廢品賣給蹬三輪的流動小販了,可這些小販們感興趣的并不是如何將廢舊電池變廢為寶,而是在大多數時候把電池卸開倒掉酸液,變賣其中的鉛。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無論是從事廢品回收生意的小販還是蓄電池生產廠家,回收廢舊電池所看中的就是里面的鉛可以重新冶煉利用。然而作為蓄電池重要組成部分的酸液廢棄后卻得不到重視,往往會被隨意倒掉。據資料顯示,隨意傾倒鉛酸廢液會給環境帶來嚴重污染,給土壤、水源帶來危害,造成生態環境的惡化,進而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所以酸液如何處理也是絕對不容忽視的。廢舊電池回收后剩余材料的處理是否恰當,操作的程序是否規范,這些都會間接或直接地影響到環保問題。不少市民表示,電動車廢舊電池回收不正規導致的危害太可怕了,關鍵是有關部門要盡快規范回收政策,減少電池亂扔亂放造成的環境污染,回收電池的再次生產應該得到相關部門的大力監管。
市環保局輻射科的工作人員郭玉歡告訴記者,電動車的廢舊電池如果處理不當,將會威脅到環境,所以市民不要隨意丟棄。雖然目前國家在電動自行車廢舊電池管理方面還是空白,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出臺,不過已經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納入了環保工作的議程。下一步將呼吁政府出臺有關的管理政策,扶持有回收資質的單位對廢舊電池進行回收處理,將能利用的材料變廢為寶,把不能利用的材料做恰當處理,以保證不對環境造成污染。
上一篇: 新型垃圾箱現沈陽街頭 能“吃”掉廢舊電池[圖]
下一篇: 武漢在廢舊電池上做出大文章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相關文章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