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不少企業面臨困難。但危機之中也有商機,從今天起,本報推出“化危為機 共克時艱”系列報道,介紹我市企業在金融危機中尋找機遇、謀求發展的典型做法和經營思路,引導更多企業提升信心,共渡難關。
“金融危機對我們影響不大,關鍵是我們產品的性價比表現出色,客戶來了一般不會走。”中銀(寧波)電池有限公司進出口公司總經理武軍杰對公司的產品競爭力很有信心。
比起訂單,更關注風險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中銀(寧波)電池有限公司進出口公司采訪時,在總經理武軍杰的辦公室里,最吸引記者的是墻上掛著的一幅業績表。這個表格顯示:今年1~10月份,中銀(寧波)電池的出口額是1.2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雖然我們的主流市場在歐美,但公司業績仍然比較穩定,預計今年出口可達1.5億美元。從目前的訂單來看,明年的出口也穩定。”武軍杰一臉輕松,“我們在全球堿性電池行業中排名第四,僅次于金霸王、勁量和雷諾威,在中國同行中位居第一。”
“比起訂單來,我現在更關注風險。”在很多企業為訂單發愁、不顧風險接單的時候,武軍杰“超脫”的一席話讓記者感到意外。“現在我關心的是收款風險,我們的客戶雖然都是歐美的大客戶和老客戶,但看著歐美有不少銀行倒閉,我們還是有點害怕。因此近來我們集中在練內功,防風險。”這段時間,“保險、風險”成為武軍杰嘴邊的熱門詞匯,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寧波分公司的咨詢電話則成了武軍杰撥打的“熱線”。“我們正在制訂投保方案,估計近期就會投保出口信用保險,以降低風險。”武軍杰說。
產品性價比出色
讓武軍杰和中銀電池鎮定自若地面對這場危機的,是中銀電池出色的產品性價比和良好的履約交貨能力。
“我們自主研發的高檔無汞堿性電池,其性能指標已達到國外三大電池巨頭中檔電池的水平,部分產品在電池容量等指標上還超過他們。同時,我們的價格也具有一定的優勢。”武軍杰道出了公司出口業績在危機面前不降反升的秘密,“我們的高端產品勝過他們的中檔產品,所以客戶和我們展開合作后,輕易不會流失。”
據了解,中銀電池出口到歐美市場的當家產品是5號、7號高性能無汞堿性電池,這是目前歐美市場需求量最大的產品,其所占電池市場的比重高達80%左右。從電池的性能指標上來看,中銀電池自主研發的堿性電池絲毫不差于金霸王等巨頭,但其價格卻要比三大巨頭低20%~30%。
此外,強大的生產能力、履約能力以及周到的客戶服務也是中銀電池取勝的法寶。
“經濟不景氣,歐美消費者對價格更加敏感,經銷商也更加傾向于采購性價比更出色的雙鹿電池。”武軍杰說,“我們手頭有一些訂單,原先是給金霸王的,現在卻給了我們。雖然客商要求的交貨時間比較緊張,但我們產能大,售后服務好,訂單照接不誤。這就是金融危機中的商機。”
既研發產品又研發設備
“產品能夠獲得比較優勢,關鍵在于我們公司有很強的技術力量和技術積累,從產品研發到生產線研發,全部都是我們自己做的。”武軍杰告訴記者。
實際上,從1993年寧波電池廠與香港中銀集團合資開始,中銀電池就持續不斷地投資進行產品和生產線的自主研發、改造。1993年,中銀電池花5000萬元從日本富士公司引進LR6無汞鋅錳電池生產線。同年8月,LR6無汞鋅錳電池獲市級優秀新產品二等獎。在接下來的10多年中,公司又連續進行了四次技改,使公司在無汞堿錳電池的產能和產品質量上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目前中銀電池出口到歐美的高性能無汞堿性電池,主要是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LR6堿性數碼王電池。
不僅研發電池,還研發生產設備!這使得中銀電池掌握了從設備研發到產品研發的整個電池產業鏈上的大部分核心技術。如今,中銀電池是全國惟一從產品到設備全部能自主開發的企業。
從容應對技術壁壘
“像我們這樣的企業,對于國外的技術壁壘根本不怕,對目前金融危機導致的困難局面,也有信心度過。”武軍杰很自信,“在產品性能上,我們比國內的一些企業要強很多;在價格上,我們比國外的巨頭要有優勢。危機來了,最先感到困難的是價格高、不耐用的產品,而不是我們。”
武軍杰這么說是有事實依據的。這幾年來,歐盟陸續出臺了一些技術貿易壁壘,但均被中銀(寧波)公司“輕松”突破。
2006年歐盟開始實施RoHS指令,要求所有電子電器產品鉛、汞、鎘等有害物質含量不能超標。“早在10年前,我們就進行了技術改造,使電池實現了無汞化。”武軍杰告訴記者。
去年9月26日開始,歐盟實施新電池指令,要求制造商回收對環境有害的廢舊電池。“我們的產品對環境無害,不用回收,因此這個指令對我們基本沒有影響。”武軍杰底氣十足地表示,“相反,由于這些技術壁壘阻擋了一部分不達標企業,反而使我們的訂單增加了不少。”
“中國企業要在國際舞臺上站住腳,進入主流市場,關鍵在于產品性價比,而背后則需要技術作支撐。只要我們做得扎實,不管什么危機,什么壁壘,都擋不住我們發展的步伐。”對于中銀電池不斷向上的喜人勢頭,武軍杰有著自己的心得。這一心得也應該是中國出口企業發展普遍的規律。
(編輯:全球電池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