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基于傳統石油燃料的節能環保汽車,如先進柴油車和混合動力汽車;二是基于天然氣和石油伴生品的燃氣汽車,如壓縮天然氣(CNG)汽車、液化天然氣(LPG)汽車;三是基于化石燃料的替代燃料汽車,如煤制油(CTL)、天然氣制油(GTL),以及二甲醚(DME);四是生物燃料汽車,包括燃料乙醇汽車和生物柴油汽車;五是燃料電池汽車和純電動汽車。
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08-201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的研究報告顯示,現有混合動力電池99%的市場份額為鎳氫動力電池,商業化的代表是豐田的普銳斯。目前全球主要的汽車動力電池廠商主要有日本的PEVE和Sanyo,PEVE占據全球Hybrid動力車用鎳氫電池85%的市場份額,目前主要的商業化的混合動力汽車如豐田的Prius、Alphard和Estima,以及本田的Civic,Insight等均采用PEVE的鎳氫動力電池組。
中投顧問研究員李勝茂指出,早在1997年,第一臺普銳斯下線,經過改良目前已經推出第三代產品,其鎳氫電池的混合動力車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市場商業化也做的相當好。相比之下,國內大部分車企的鎳氫動力汽車才剛剛下線或投產,單鎳氫電池這一塊,我國就落后人家五年。目前國內的奇瑞A5、一汽奔騰、通用君悅等品牌轎車剛量產,他們采用的也都是鎳氫電池,不過電池主要向國外采購,國內鎳氫電池在汽車上的運用仍處于研發匹配階段。科力遠目前正與國內奇瑞汽車、長安汽車等合作,首條生產線的產品主要供應奇瑞汽車。
而作為未來電動車主流產品的鋰電池汽車,目前國內仍處于開發階段,工信部近日出臺的新能源汽車準入新標準對此也做了很好的闡釋。而相比之下,日本已經著手進行鋰電池汽車的商業化推廣運行了。
據日本經產省披露,日本力爭在2010年將新型鋰電池用于下一代電動汽車。豐田、日產汽車及松下電器等相關企業簽署協議,合力開發統一規格的新一代汽車鋰電池,并計劃在2年內實現量產。東芝公司決定,斥資500億日元開發電動汽車用的鋰離子電池,這種高效動力將于兩年內進入半商品化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