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媒體報道,出席昨日股東大會的嘉盛股東,全票通過了收購雷天電池的建議。注入電池業務后變相入主嘉盛的雷天大股東鐘馨稼,亦正式晉身為百億富豪。然而,有關雷天的電池是否通過測試可用于汽車生產,雷天與內地電動車電池權威測試中心繼續有爭議。
嘉盛昨日的通告,在回應早前寄予港交所的投訴信指控時,承認雷天數個銀行戶口的確遭到凍結。但對于雷天電池被指未能通過國家認證,嘉盛回應稱早已通過有關測試中心的多次測試,并聲言按內地法規,“目前并無電動車電池須符合任何國家標準方可出售的強制性規定”。
不過,內地電動車電池測試權威——“國家863計劃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澄清,早于2006年內地已硬性規定了電池的國家標準,未達標的電池不允許用于“整車”(意指車廠生產的完整車輛)上。
中心同時重申,雷天電池至今未通過該中心的國家標準整體測試。本報昨日將上述測試中心的澄清,電郵予嘉盛,但在截稿前未獲嘉盛回覆。
嘉盛昨早發出通告,指收到港交所轉交的投訴信,嘉盛承認鐘馨稼旗下公司的數個銀行戶口已被凍結。不過,對于投訴信中的其他內容,嘉盛則有不同意見。當中“國家863計劃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王子冬日前指出,雷天生產的電池因未能通過中心的檢測,故不能向車廠銷售。嘉盛回應稱,“根據中國法律及法規的規定,目前并無用于電動汽車的電池產品須符合任何國家標準或測試規定方可在中國銷售的強制性規定。”
電動車電池須達國家標準
然而,王子冬昨日答覆本報查詢時說,內地早于06年已實行電動車電池的國家標準,“這份名為QCT743-2006的國家標準,是強制性執行的,所有在中國銷售的電動車電池都要通過這個標準。”他并稱,未能通過測試的電池,將不允許用于整車,亦即車廠按國家規定出廠的完整汽車之上。“你銷售作試驗用沒人管你,但要作為電動車銷售,你的電池就必須通過國家標準。”王子冬并指,偌大一個國家,產品若無一個認可標準,“你說有可能嗎?”
另外,王子冬日前并指出,雷天電池至今未通過中心的檢測。嘉盛的回應指出,“深圳雷天綠色電動源有限公司制造的電池已于2001年7月、2001年 12月、2002年4月及2006年8月通過北方試驗所(王子冬先生為其中一位負責人)就單位容量分別為100安培小時、100安培小時、200安培小時及350安培小時的電池進行的測試。”
測試中心:雷天僅達自定標準
王子冬昨日指出,雷天通過的測試,只是多年來委托中心所作、按照雷天本身制定的企業標準,“意思就是,你給你的標準,然后我幫你測試,看是否達標,但你企業的這個標準,跟國家標準是兩回事。”王子冬稱,雷天多年委托中心所作的,皆是個別單項的技術測試,絕非對電池的整體鑒定,“你說你個子1.6米高,然后我幫你量,果然是1.6米,然后你拿我的結果來說明自己是‘俊男’,這成道理嗎?”
王子冬指,電池的整體測試是要看電池的質量、壽命、安全等綜合來看,雷天電池至今都未通過按照國家標準所制定的整體測試,仍未拿到該中心的認證。而未能過通國家標準認證,即不可能被內地車廠采購于電動車出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