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小巧的電動汽車,充滿一次電,可以跑200公里,最高時速可達110公里,對于上班族來說,只要每周去一趟加電站,讓工作人員幫忙換一塊電池,前后只要幾分鐘,就可以繼續上路了。
日前,兩家金華汽車企業正式與一家央企達成合作協議,計劃從明年開始,在金華和一兩個省會城市,試點這種電動汽車創新商業模式。作為國內汽車產業的后起之秀,金華正在利用當地完整的汽車產業鏈,大膽借助新能源汽車這一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為當地汽車產業“換擋提速”,一個新興的汽車產業集群,正在浙江中部加速成型。
金華汽車“來電了”
上周五,眾泰汽車與大型央企“普天海油”在杭州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于明年初開始,在國內選擇一到兩個省會城市,啟動純電動汽車加電站網絡建設。
與眾泰同步,金華另一家汽車企業康迪集團,也與普天海油達成合作協議,聯合成立“中國純電動汽車產業化推進聯盟”,計劃明年開始在金華建設家用純電動汽車運行示范基地。
業內人士表示,兩家金華汽車企業聯合央企,跨出了中國純電動汽車產業化的重要一步。
電動汽車并不是新鮮事,隨著石油價格的上漲,國內外許多汽車廠家都將新能源汽車作為未來重點發展方向。但目前,電動汽車的普及和產業化還受到諸多因素的困擾,如價格較貴、續駛里程短、充電時間長、充電設施不完善、廢電池污染隱患等。
但此次眾泰、康迪與普天海油聯合推出的一種全新商業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些問題。
在這種新模式中,普天海油和兩家汽車企業各有分工。普天海油負責電動汽車加電站網絡建設,在試點城市按照5×5公里網格建立若干個電池快速更換站和電池充電及配送中心,提供電池租賃、管理、充電、快速更換、回收再生等一條龍商業化配套服務。
眾泰、康迪兩家汽車企業負責推出適合商業化運營的純電動汽車產品。其中,康迪開發出的換電式純電動汽車,續駛里程可達150公里,最高時速85公里,不帶電池零售價為4萬元左右,按現行電價,百公里使用成本不超過25元。眾泰生產的換電式電動汽車目前仍處“保密期”,但明年1月下旬,眾泰將有50臺2008EV插電式純電動汽車投放杭州市場,這款車最高時速達110公里,續駛里程200公里以上,與同級別的汽油車相比可節約80%的使用成本。
消費者購買這種換電式純電動汽車時,并不需要同時購買電池,而是向加電站租用電池。由于每5公里半徑內就有一座加電站,電池電量用完后,消費者只要到就近的加電站快速更換一塊電池,就可以重新上路,整個過程和汽車加油基本類似。
“與這種商業模式配套的電動汽車,不僅價格便宜,而且使用成本低,憑借便捷的電池更換模式,完全可以成為更多普通市民的代步工具。”金華市經委主任應炳興說,利用這種純電動汽車新型商業模式,可以大大推進金華乃至全國的純電動汽車產業化進程。
汽車產業集群顯現雛形
電動汽車產業化的快速推進,與金華當地逐漸成形的汽車產業基礎有很大關系。目前,金華擁有汽車、摩托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1700多家,關聯產值500多億元,從業人員近20萬人,并形成包括整車、零配件、關聯產品在內的較完整產業鏈。
經過近幾年的高速發展,青年、眾泰、康迪、今飛、萬里揚等民營汽車企業,已經在國內具有較高的市場地位。
作為金華汽車企業的龍頭,青年汽車在引入德國尼奧普蘭豪華客車之后,又相繼引入曼卡載重汽車、蓮花轎車兩大國際品牌,成為國內惟一擁有客車、卡車、轎車生產線的民營汽車企業。目前,青年汽車生產的豪華客車,國內市場占有率已超過80%,超大超寬的城市公交車,已配備在杭州、北京、上海等地的快速公交線路上。
另一家龍頭企業萬里揚,生產的變速箱在國內商用車市場占比超過20%,已為北汽福田、江淮、東風、一汽解放等品牌提供配套。專業生產輪轂的今飛集團,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20%,已成為寶馬、奔馳、豐田等國際巨頭的配套廠商。已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的康迪集團,生產的“小電跑”已獲得美國政府的稅收補貼,一輛售價9999美元的電動汽車,消費者只需支付不到600美元,在美國市場供不應求。
一輛汽車背后的政府推力
今年以來,雖然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巨大影響,但金華汽車產業仍然保持了較快發展。1-11月,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的工業總產值達到183.36億元,同比保持正增長。
金華汽車產業的逆勢增長,與當地政府和企業合力密不可分。
近年來,金華市政府把汽車產業作為第一大產業重點支持,出臺了《關于加快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設立了各1000萬元的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和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在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品牌建設、融資渠道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
同時,金華還把引進高端項目和龍頭企業作為提升金華汽車產業的一項重要任務。目前,投資總額6億元的中國校車項目已落戶金華;北汽福田投資10億元的一期工程即將上馬;貴航集團、中國鋁業等大型企業也與金華相關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按計劃,到“十一五”期末,金華市汽車整車產能將力爭突破30萬輛,零配件本地配套率達到50%,汽車及相關產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并建成國內重要的汽車產業集群。
“一輛汽車擁有14000多個零部件,對地方經濟的帶動能力非常巨大,每家企業可能只生產一個零部件,就能養活一大批人。”萬里揚集團董事會秘書胡春榮說,美國汽車產業經歷了近百年的發展,如今仍是最大的支柱產業之一,而今年,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市場潛力十分巨大。
“面對剛剛進入黃金時代的中國汽車市場,金華的汽車產業可能才剛剛起步。”金華市經委主任應炳興說,隨著產業鏈的完善和產業集群的形成,借助新能源汽車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金華汽車產業正在“換擋提速”,完全有望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汽車產業的后起之秀。(作者:張鵬)
(編輯:全球電池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