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哈市一些通信商店看到,很多店主都在銷售自制手機電池,此類電池多由萬能排線電池和膠紙構成,在數分鐘之內就可以加工完成。省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站的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市場上銷售的自制手機電池不符合國家標準,質量及安全性令人擔憂,應謹慎購買。
1、電池數分鐘制成
“這是正宗的商務手機電池,質量你完全可以放心,我這里一天能賣出去十幾塊!”在南崗區秋林地區附近的一家通信商場里幫辦記者看到,這里的很多攤主都能夠現場制作手機電池。
在一個手機電池銷售攤位前,幫辦記者看到,一位女攤主正在為顧客現場制作手機電池。整個過程不到8分鐘。顧客將女攤主制作的手機電池裝進手機里,手機可以使用。
2、批發零售者多
同樣,幫辦記者在南崗區果戈里大街上的一家通信商場里看到,一些攤位也在批發零售自制手機電池,其中,很多自制手機電池都沒有標明生產廠家、注意事項、電池容量等信息。
在一家自制手機電池批發攤位前幫辦記者看到,男攤主正在推銷自制超能手機電池。幫辦記者上前詢問,男攤主說,現場制作一塊電池,價格從25元到40元不等,市面上越稀少的手機電池,要價就越高。男攤主拿出一塊類似手機電池的東西說,這是萬能排線電池,只要跟原來的手機電池型號匹配,經過他的加工,幾分鐘就能制成一塊手機電池。
同樣,幫辦記者在南崗區閩江路、道里區透籠街上的通信商店里看到,這些商店也都在銷售自制手機電池。幫辦記者發現,這些自制手機電池多數是由一些半成品電池,經過簡單的連接、粘貼后制作而成的,其中半成品電池五顏六色,而其形狀也是大小、薄厚各異。但是多數電池上都標明了“超長待機”、“超大能量”、“超級馬力電池”等字樣。攤主們表示,自制電池跟原裝電池一樣好使。
3、自制電池問題多
8日上午,幫辦記者在南崗區閩江路上的一家通信商店內買了一塊現場制作的手機電池。男店主先拿出一塊與幫辦記者手機的原裝電池類似的電池模塊,然后用剪刀、膠紙等制作手機電池。幫辦記者問:“該電池的容量與原裝電池是否相同?”男店主說:“你的電池是700毫安時,我的電池也是700毫安時,而且比你原來的電池還耐用。”幫辦記者詢問該電池是否有安全隱患,男店主表示,什么問題都沒有,很多人都在用這種電池。數分種后,手機電池制作完畢,男店主收了幫辦記者38元錢。
隨后,幫辦記者帶著這塊電池來到省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站,工作人員對該電池進行檢驗后認定,該電池存在諸多問題:首先,該電池外觀標志不符合國家標準GB/T18287-2000中對于手機電池的相關規定,而且沒有生產廠家、充電限制電壓、電池容量等標志。該電池的電池芯上標注的容量為450毫安時,與700毫安時相比,待機時間明顯縮水了。另外,該電池排線重疊,易造成排線斷裂、短路,從而引起電池爆炸。
4、安全性令人擔憂
據省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站工作人員介紹,手機電池主要由電芯、安全控制電路和封裝三個部分構成。其中最重要的是電芯部分,是電能的儲存裝置,當出現過充、過放等情況時,有可能擊穿劣質電池電芯中的隔膜,使電芯中的正負極,產生短路,容易造成高溫高壓,產生爆炸。為了防止上述情況發生,合格電池的構成中加入了安全控制電路,防止短路發生。
在殼體材料上,正規的廠商會選用鋁合金,這種材料較薄,對壓力有一定的伸縮度,而假冒產品一般為鐵或膠,成本較低,一旦爆炸會對人身造成很大傷害。
省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站工作人員提醒,我國現行的《蜂窩電話用鋰離子電池總規范》中有明確規定,國內市場上銷售的手機電池都要經過嚴格檢測,已達到標準的,電池表面都標明了品名、容量、產地、型號、執行標準、注意事項及板材等。市場上出現的這種自制手機電池顯然不符合國家標準,質量及安全性令人擔憂,消費者應謹慎購買。
(編輯全球電池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