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第二大太陽能市場義大利的政策未明朗,再加上歐洲系統廠商不愿再備庫存,太陽能電池3月中旬市場急凍,價格迅速回跌,現貨每瓦均價由月初的1.22元降至月底1.17元左右的水準,影響到3月份太陽能電池廠的營收表現未能整齊再創新高,上市柜太陽能電池廠中,3月份僅昱晶(3514)、升陽科(3561)逆勢成長,而面對4月份未止跌的市況,太陽能電池廠恐在4月份開始進行產能稼動率的調整,減少出貨量。
法人則表示,4月義大利政策明朗之前,需求可能維持平淡,供應鏈價格可能持續走低。由于下游太陽能廠承受龐大毛利壓力,中至上游太陽能業者越來越不易避免跌價威脅;然而,由于上至中游太陽能產品和下游產品相較持續供給不足,上至中游的價格與利潤率可能持續較優。
茂迪3月營收32.89億元,月衰退14.7%,茂迪因2月份出貨一批太陽能系統,貢獻營收即達1.72億元,3月份則少了此批出貨系統營收回軟僅1700萬,但端看太陽能電池的營收,茂迪3月份仍是較2月份向上成長。
昱晶3月自結營收為22.74億元,月成長18.09%,營收自連續第五個月下滑后反彈,昱晶3月份在代工比重自2月份降低后,再加上3月上半旬ASP仍相當不錯,故推升3月份營收向上成長。
新日光3月份自結營收達23.71億元,月衰退3%,中止連11個月創新高的表現,新日光表示,受到3月下旬平均銷售價格走軟影響,在無新增產能挹注下,公司3月單月營收較2月微幅下滑。
升陽科3月營收16.89億元,連續第13個月營收新高,月成長達3.04%,為目前國內太陽能電池廠中唯一自去年初即開始一路營收創高者。另外,升陽科也公告,將在上限5000萬股的額度內,辦理現增發行普通股或GDR,以擴充產能以及營運資金,且升陽科董事會也通過將以每股20元,參與和中美晶(5483)合資成立的中陽光伏增資案,預計將投入共9億元的資金,升陽科目前持有中陽光伏共45%的股權。
益通3月份自結營收為11.27億元,月衰退28.47%,為電池廠中營收月衰退最多者,其中買賣多晶矽占其中約5300萬元。益通日前包括子公司高階主管已全數轉由英業達(2356)的人馬進駐,預期在6月下旬股東會后,英業達將正式主導益通發展。
而在興柜太陽能電池廠的部分,臺達電(2498)旗下的旺能(3599)3月份合并營收達12.15億元,月成長2.5%;而廣運(6125)旗下的太極(4934)3月份營收達5.29億元,月衰退1.12%;太陽光(3566)自結3月份營收為4.83億元,連續第二個月創營收新高,月成長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