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大中型客車市場低迷不振。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全年大中型客車呈負增長。但在如此不景氣的市場情況下,中汽協會的統計表明,其他燃料客車增長較為明顯,同比增長27.27%,這其中就包括新能源客車,即純電動客車和混合動力客車。
在我國陸續頒布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并且加大鼓勵消費力度的形勢下,2009年,新能源客車產業化進程的步伐迅速加快。一項數據顯示,2009年純電動客車市場保有量達百余輛,混和動力客車保有量已達千輛。專家預測,受到政策的鼓勵,這一數據將在今年出現激增。“今年下半年還將有7~8個城市大規模推廣新能源客車示范項目。”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電子電器部主任丁立學向記者表示。
到2011年,中國以電動車、混合動力車、氫燃料電池車為主的新能源車將達到50萬輛;而通過“十城千輛”政策,將有萬輛新能源客車駛上城市街頭。因此,一個有關環保的重大問題也就擺在行業面前:目前,混和動力和純電動客車電池主要包括磷酸鐵鋰、錳酸鋰等類型,鋰電池里面用的電解液是有機物,一旦釋放對環境將會造成危害。而新能源客車電池的報廢尚無國家標準,隨著新能源客車保有量的增多,廢舊電池的處理問題亟須引起行業的關注。
廢舊電池有污染回收標準是空白
電池是電動汽車的關鍵部件。南京依維柯產品工程部高級工程師韓冬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鋰離子電池單位重量儲能高,鋰資源較豐富且價格也并不昂貴,因此現在新能源客車普遍采用磷酸鐵鋰和錳酸鋰電池。他說,盡管經過長時間的發展,鉛酸電池已經進入成熟期,并曾一度廣泛應用到電動客車上,但其容量低、體積大、鉛酸對環境污染大的種種缺點,逐漸被客車企業棄用。
據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電子電器部主任丁立學介紹:“按照國家規定,磷酸鐵鋰電池可充電次數應不低于1500次,而錳酸鋰電池循環充電應不低于500次。綜合單位儲電能量、可充電次數、性價比等多項指標,磷酸鐵鋰電池都要優于錳酸鋰電池。”
不久前,有關報廢電池污染環境的報道見諸各報端。其中一篇報道稱,一個小小的鈕扣電池就能污染大約60萬升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用水量;一節1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周邊1平方米的土地失去農業利用價值。這樣不免讓人聯想,在電動客車上普遍安裝的鋰電子電池報廢后對環境是否還能保持“零排放”?
在網上查閱了不少資料,普遍說法是,鋰由于不是重金屬,幾乎沒有環境污染。但一位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鋰離子電池中不含汞、鎘、鉛等毒害大的重金屬元素,但鋰離子電池的正負極材料、電解質溶液等物質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還是有很大影響。因此,通過規范的方法進行鋰電池回收而避免環境的再次污染已經勢在必行。
由于目前報廢的鋰電池并不屬于國家規定的危險廢棄物,這無形中造成了廢舊鋰電池在回收管理上的空白。記者通過采訪發現,目前國家并沒有明文規定廢舊鋰電池的處理方法。
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汪先鋒向記者表示,國家標準中規定汽車電池飽和量低于70%~80%時,不能用于汽車能量儲存。為了減少用戶的單次購車成本,安凱與電池廠家和用戶采用年付費的電池租賃方式,廢舊電池屆時會由電池廠家自行處理。
